成都国际铁路港:铁海公多式联运推动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
成都国际铁路港:铁海公多式联运的典范
成都,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枢纽城市,近年来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动下,通过拓展国际班列网络、创新多式联运模式,积极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,并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地区的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。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与发展,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体现。
国际班列网络的拓展
自2013年中欧班列(成都)从成都青白江始发以来,成都已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2000列的城市。经过五年的运行,中欧班列(成都)已织线成网,联接境外16个城市、境内14个城市,每天从成都至欧洲间往返的班列不少于3列。这一网络的拓展,不仅架起了快捷畅通的亚欧大陆桥,还从根本上打破了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。
创新多式联运模式
成都国际铁路港在创新多式联运模式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。2017年,成都国际铁路港创新中欧班列多式联运提单金融服务,实现国外国内段铁路运输的整合,赋予陆路运输提单物权属性,以提单质押方式开具信用证进行贸易结算,提供配套物流金融支持,货物实现“门到门”运输。此外,成都国际铁路港还创新集拼集运组织模式,有效提升装载量,降低运行成本。
冷链运输的突破
2024年,成都国际班列冷链班列累计发运量超2300柜,相比2023年同期的420柜有大幅度增长。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都青白江片区建设,目前冷链班列的业务已覆盖中欧班列的中欧线和中俄线、南向班列的中老线和中越线,均实现常态化运输。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选派专人指导企业办理检疫审批,完善产品标签标识等信息,与进出境口岸海关共同成立冷链工作小组,全程掌握冷链班列运输状态,深入运用“智慧审证”功能,提升通关环节单证审核效能。
亚蓉欧大通道的建设
10月31日,亚蓉欧大通道(成都—大湾区)铁海联运班列从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发车,抵达盐田港后,后续将根据盐田、香港船期通过海运转驳至丹麦奥胡斯、美国洛杉矶等城市。至此,成都国际班列辐射范围拓展至115个城市。这一班列的开通,不仅畅通了内陆到沿海城市物流运输,还推动了“公转铁”运输结构的优化,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。
未来展望
未来,成都国际铁路港将继续利用其物流优势,推动汽车整车进出口及多式联运通道的拓展,支持西部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。通过优化中欧南通道开行线路,稳定东南亚全铁班列的开行,推动中亚“枢纽对枢纽”班列开行,拓展铁海公多式联运通道,以服务产贸发展推动班列高质量开行。
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成功实践,不仅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,也为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树立了典范。